徽茶文化

2560

2016-05-02
徽州茶人小傳:汪 循

    汪 循 (14521519),字進之,號仁峰,徽州休寧人。明弘治九年進士,授永嘉縣知縣,官至順天府通判。他一生篤志清修,不入俗,也不融于俗;正是抱著對世儒的極度失望,才“奉身求退,誅茅結(jié)屋于仁峰之下,養(yǎng)拙而自修”。汪循清譽滿天下,逝世后,一朝名流數(shù)百人為其書挽詩,真可謂國朝重器,滄海遺珠!汪循文章流暢平易,不事雕琢;詩亦清新疏簡,有道學(xué)氣;學(xué)術(shù)以朱熹為宗,有《登大鄣山》詩及《仁峰文集》傳世。

    明弘治九年(1496),汪循寫了《煎茶》詩一首,詩前小引記述道:“徽出茶佳,可與宜興并,六安不如也,但造作欠工,而俗又不解煎,往往以萌芽者射利,自用者甚粗糲,且以瓶罌汲水,下茶置爐,漸藉漸添,直煎至晚,以應(yīng)賓客,自飲亦如是。子從外啜佳茗歸,甚厭之?!睆耐粞柙姷囊鲋?,我們可以了解到,及明時,徽州茶葉的天然資質(zhì)不錯,“可與宜興(岕茶)并列”;但是,其制作工藝及飲用方法都比較粗糙;尤其是一些茶商,只是將萌發(fā)的茶芽用作貿(mào)易,而“自用者甚粗糲”;加之品飲方法不佳,煎煮時間過長,故難品嘗到茶的色、香、味……。而出生在徽州的汪循對于家鄉(xiāng)的茶是喜愛的,而且也十分關(guān)注;他將故鄉(xiāng)茶葉的境況進行了言簡意賅的描述和評價,想來是愛之情深,思之情切……。究其因,還是茶葉加工制作的技術(shù)問題沒有突破;所以,在炒青法問世之前,徽州茶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

    徽州茶自唐以降,一直是以產(chǎn)量取勝;雖然茶葉品質(zhì)也是甚佳,卻未能在與各地茶葉的比較中出類拔萃,主要是缺乏茶葉的“核心競爭力”乃至“品牌”或“名氣”;而這一現(xiàn)象卻一直延續(xù)到朱元璋“罷團(茶)改散(茶)”以后……。也就是在明弘治年間,徽州茶人運用各種不同的工藝與措施,終于使茶葉達到了“精於炒焙,不損本真”的效果;這就是在蒸青基礎(chǔ)上改進而成的、更臻完美的“炒青法”制茶工藝。當(dāng)“炒青法”的代表松蘿茶,以它獨具一格的色、香、味、形,天趣備至的“瀹”飲方法,從而在茶葉的舞臺上縱橫捭闔乃至風(fēng)靡世界時;它們就步入了中國歷史名茶和文化名茶的行列。而汪循詩中說的煎茶,則是一種泡茶的方法;是指煮茶、烹茶、煮茗,這是陸羽在《茶經(jīng)》里所創(chuàng)造、記載的一種烹煎方法。煎茶法的推廣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飲茶興趣,也有效地刺激了茶葉的消費;同時還培養(yǎng)了茶人群體,推動了飲茶成俗及嗜茶成風(fēng)癖的風(fēng)尚。然至明洪武年間,炒青茶大興,撮泡法漸次形成,煎茶法開始沒落;縱然二三文人雅士偶然為之,然而器具不備、團茶葉茶未分,加之不諳茶法及煎點不力,煎茶法已名存實亡。所以,汪循的煎茶方法是落伍了,然對于徽州茶的關(guān)切依然是拳拳游子心,值得稱道。

    中國文人歷來奉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由于理想與現(xiàn)實相去甚遠,故從“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參政之路轉(zhuǎn)向“退而求其次”的歸隱生活;文人汪循就是如此。而茶的清心、淡泊又符合汪循的這種心態(tài),所以,他對茶的熱愛,不僅僅在于茶的本身,而是追求一種純凈、深遠及空靈的意境……。
Copyright 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11007936號-1   技術(shù)支持:黃山智慧城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