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文化

2213

2016-08-06
徽州茶人小傳:時大彬

    時大彬(15731648),又稱時大賓,號少山,徽州婺源人。時大彬從13歲私塾結(jié)業(yè)后,就開始捏作紫砂壺。當(dāng)時供春已是八十多歲的老者,在某年某月某時,碰到了時大彬,覺得他有潛質(zhì),就招入門下悉心指導(dǎo)并成為關(guān)門弟子。時大彬全盤繼承了供春的捏塑法制壺技巧,他對紫砂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設(shè)計與銘刻,都極有研究。他還自行其是,采用拍打成型“圍身筒”的方法制壺,他不僅增加了紫砂壺的品種類型和象形裝飾,他還確立了至今仍為紫砂業(yè)沿襲的用泥片和鑲接成型的高難度技術(shù)體系;他精選紫砂泥調(diào)配成各種泥色用以制品,從而形成古樸雄渾的風(fēng)格。時大彬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極其嚴肅,每遇不滿意的作品,即行毀棄;即使打碎十之八九也在所不惜,因為當(dāng)時茶風(fēng)盛行,茶人茶客對壺藝要求很高。明代遺民周容《宜興瓷壺記》一文說“時為人敦雅古穆,壺如之,波瀾安閑,令人喜敬?!彪m寥寥數(shù)語,然這樣的評價卻使時大彬的一派儒雅形象躍然而出,這已不是在人們頭腦中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工藝人的氣質(zhì)與形象,對時大彬能有這樣高的人物品鑒,也可從一個方面說明紫砂壺在晚明一代江南文人雅士心目中及生活中的地位與意義。

    紫砂壺是中國一種傳統(tǒng)品茗工具,相傳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間。制作紫砂壺的材料是紫砂礦土,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基本泥構(gòu)成,統(tǒng)稱紫砂泥。因其產(chǎn)自江蘇宜興,又稱宜興紫砂。明代中葉以后,唐宋飲茶之風(fēng)再次在江南士大夫中興盛,于是,集壺藝、詩詞、書畫、篆刻于一體的紫砂壺文化,應(yīng)運而生,并成為茶文化的標志。尤其是明清以后,紫砂壺已成為茶文化的象征,它浸泡著儒家學(xué)術(shù)、道教思想、佛教文化……;所以,品茗更多的是品文化。尤其是愛茶嗜茶者認為,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紫砂壺因其特殊的雙氣孔結(jié)構(gòu),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壺使用越久,泡出來的茶越香越醇。因為紫砂壺有吸色吸味的特點,所以還有“一壺不侍二茶”之說。

    古今文人茶客玩壺,視為"雅趣”,參與其事,成為“風(fēng)雅之舉”。于紫砂壺的評價是:“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fēng)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睍r大彬壺藝高超,在明代就享有盛譽而多見于文人記述。明代茶人許次紓《茶疏》中有:“往時供春茶壺,近日時彬所制,大為時人寶惜”之譽?;罩菪輰幦藚球q《陽羨名陶續(xù)錄》中詩曰:“曾閱滄桑二百年,一時千載姓名鐫。從今位置清儀閣,活火新泉活夙緣?!被罩莶枞送羰可髟谑盏綍r大彬的“梅花式”壺后,欣喜若狂并即興賦詩曰:“陽羨茶壺紫云色,渾然制作梅花式,寒沙出冶百年余,妙手時郎誰得如。感君持贈白頭客,知我平生清苦癖,清愛梅花苦愛茶,好逢花候貯靈芽。他年倘得南帆便,隨我名山佐茶燕?!?/span>

    從明清兩代的文人筆記、詩詞文章中,我們能夠看到眾口一詞的對于時大彬的溢美之詞,這些贊譽不但匹配時大彬在歷史上的定位,也為我們進一步了解時大彬其人提供了想像的空間……
Copyright 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11007936號-1   技術(shù)支持:黃山智慧城市科技